茨城大学推出东盟气候变化课程

茨城大学通过在线国际教育平台“JV-Campus”推出系列慕课《东盟地区综合气候变化科学》。该课程内容可通过茨城大学在JV-Campus的官方页面访问。

该课程包是文部科学省“强化全球拓展能力事业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系统构建“面向东盟国家留学生的接收与就职促进体系”。项目通过完善从招生到就业的全流程留学环境,并提供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资源,以吸引来自东盟各国的优秀留学生。

茨城大学基于多年来在综合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积累的教育、研究与社会实践成果,专门为研究生开发了全英文授课内容。

报名相关信息请参阅招生简章。我们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及在职人士报读。与本校签订合作协议院校的学生,请通过所属院校相关部门咨询。

茨城大学在综合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积淀与东盟合作

自建校之初,茨城大学便致力于以湖泊科学为中心的环境研究。2006年,大学成立了地球变动适应科学研究机构(ICAS),系统推进跨学科“可持续性科学”的教育与研究,以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。2020年,ICAS与广域水圈环境科学教育研究中心(CWES)合并,组建为地球与地域环境共创机构(GLEC)。同年,GLEC荣获气候行动领域的环境大臣表彰。

ICAS与GLEC长期聚焦气候变化中的“适应策略”,并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开展了大量实地研究与社会实践。基于这些成果,茨城大学自2018年起担任越南日越大学(VJU)研究生院“气候变化与发展计划”(MCCD)的核心负责单位。此外,通过农学部与农学研究科,学校还与印度尼西亚、泰国等多所高校积极推行双学位制度,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高教合作。

全球拓展事业与气候变化专业课程

茨城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跨院系的可持续性学教育项目(GPSS)。此前该项目由7门基础课程和3门核心课程组成,现新增5门全英文授课的研究生共同重点科目——气候变化专业课程,并将于2025年10月通过“JV-Campus”平台面向全球推出。这些课程不仅面向茨城大学在校生,也开放给东盟地区合作院校的学生,以及对气候变化议题感兴趣的各领域学习者。

每门课程包含约45个视频单元,每单元时长约15分钟,体系完整、内容翔实,适合系统学习。